

上善若水-最低处的快乐与安全感
圣人曾经教导“上善若水”,只有处于最低处而不力争更高的位置,才能拥有最大的快乐、真正的平和与安全感,并解脱了恐惧…
古老的智慧教导我们,凡事力争赞誉和尊崇 — 名列前茅、最棒最佳 — 这些都达不到快乐之境。如此的追求反致心神不定、忧惧和孤寂的状况。试问我们所渴求的平和快乐在哪儿呢?


常言道:“高处不胜寒”,登上巅峰之后,除了下来就没别的去处了。这对每一个人,从运动员、影星、歌星、选美皇后到学者都是个不争的事实。我们的身心迟早都会变老变钝、反应变慢。舞刀弄剑的人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,总有一天自己会伤在剑下。我们都是生活在后浪推前浪、被某人取代的恐惧和焦虑中。
当我们年轻、健壮、漂亮时,可能会感到不可一世。但到头来,老年时又会像个婴孩,喂食、清洁、更衣,样样无法自理。老子的教导是宠辱不惊,得失不计。


圣人曾经教导“上善若水”,只有处于最低处而不力争更高的位置,才能拥有最大的快乐、真正的平和与安全感,并解脱了恐惧。我们或许认为所拥有的这点天赋和干才,都是靠自己挣出来的,这样的居功自傲是不明智的。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可能会庆幸自己有点才干,但他会力求用此来服务大众,而非炫耀自己。把自己置于最低点就是谦逊的主要表征,不认为自己样样比人强或优于他人。
路边的小草就是这种谦逊的最佳写照。谦虚的人只看自身的不足,由此而生出对他人真心的尊敬,能够容忍他人的不完美。正如孔子的教导:谦逊是所有美德的坚实基础。